从人员因素角度看待MES项目实施
2020-12-12
MES项目是一个管理系统,实施效果参差不齐,但是MES项目最终以成功上线的项目寥寥无几,主要因为MES是管理系统,主要面向管理人员,管理人员希望打开黑盒工厂,但是工厂的数据来源基本都是由执行层产生。
上线MES的诉求与国家统计局需求是一样的,所谓“治大国如烹小鲜“,具体加盐还是加醋,取决于国家给出的详细数据,这个数据之前全部由统计局提供,现在由统计局+支付宝+微信+12306+银行等各个生活相关的软件提供。
但是两者又有不同的地方,那就是统计局的职责是维护数据、统计数据。但是车间执行层的职责在于生产产品,维护数据是未脱产的行为,维护的数据越多只会增加更多的负担。所以工厂布局MES系统本身就具有一定的矛盾性:管理层渴望看到更多数据,与执行层渴望不要维护数据之间的矛盾。这就决定了MES系统不会是一个所有人都满意的信息化系统。
MES项目不能承受之重
MES的概念已经逐渐深入人心,而且的确在部分上层工厂管理中取得一定的成果。对于信息化部门普及性的培训市场上已经漫天盖地,工厂IT人员对于MES项目有了比较清楚的认识。但是部分车间部分人员对MES寄予渴望太多,以及诸多媒体无脑吹嘘夸大智能制造与MES的关系,使得车间管理人员恨不得一个MES项目就能实现智能制造,从此工人WiFi+西瓜躺着拿工资了。
除了对于MES项目寄予希望过高之外,现在的MES项目大部分都是由几家一起跟进的,每一家都将自己的优势写进MES招标要求当中,最后由甲方杂糅在一起形成一个畸形的招标要求,涵盖大量内容,但是项目资金却很有限,最后造成MES建设内容巨多而无法验收的比比皆是。
MES项目正确的打开方式
本身MES项目是为制造过程打基础的项目,涉及到的人员比较多(计划、设计、质量、工人、班组长等),涉及的业务涵盖较广(生产工艺、生产计划、生产调度、生产执行、生产质量等)。MES一次性建设内容太广,所以MES一期项目仅仅是给企业上了一个普及课,并同时搭建一个让业务数据可以贯通的平台。举个例子就是建个高速公路,先使路走通,不需要在人工反复维护数据,但具体是自行车还是跑车,走的有多快,有多顺畅需要“后MES时代”来回答。
MES项目之逆转当前
MES项目由于牵涉部门、人员较多,需求过多、开发周期冗长,造成MES项目后期乏力,许多单点比较深入的需求已经没有精力去实现,最好的方式就是需求切割,最大限度的实现MES业务贯通、通畅,至于单点业务是否精细化无需太过于深入,否则只会造成项目延期甚至暂停,MES项目从来最核心的都不是技术实现,而是项目管理(尤其是甲方项目经理对于需求掌控能力,需求平衡至关重要)。
如果说MES项目一期重点在于打通制造相关业务流的话,那么为了实现车间智能化管控,后MES时代将迎来生机:
1.以管理维度视角倒逼MES单点需求深化;
2.极大限度释放工人手工录入数据强度;
3.管理层加入业务操作功能。